难忘的端午节
在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寄托了人们对忠诚与爱国精神的无限敬仰,对我而言,去年的端午节尤为难忘,它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我在参与和体验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与感动。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夏早晨,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和艾草的芬芳,按照家乡的习俗,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节日所需的食材和物品,母亲一大早就从市场上买回了新鲜的糯米、红枣、豆沙以及碧绿的箬竹叶,准备包粽子,而我,则兴奋地跟在母亲身后,帮她洗菜、洗粽叶,虽然动作笨拙,但心中却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节日的期待。
包粽子,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种简单的食物制作过程,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场仪式,一种传承,母亲手法娴熟,只见她先将几片箬竹叶错落有致地叠放在一起,轻轻一卷,便形成了一个小巧的圆锥形,然后用勺子舀入适量的糯米,再放入一颗红枣或一勺豆沙,最后再覆盖上一层糯米,用手指轻轻压实,最后将粽叶封口,用细绳紧紧绑好,一个棱角分明、饱满诱人的粽子便完成了,我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自佩服母亲的巧手。
在母亲的指导下,我也尝试着包起了粽子,起初,我的粽子不是米漏出来,就是形状怪异,完全不成样子,但母亲并没有责备我,反而耐心地一遍遍示范,告诉我如何控制粽叶的折叠角度,如何调整糯米的量,以及绑绳的技巧,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包出了几个虽然不算完美,但勉强能看的粽子,那一刻,我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也成了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者。
除了包粽子,端午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赛龙舟,虽然我的家乡没有举办大型龙舟赛的条件,但社区为了庆祝节日,还是组织了一场小型的龙舟模型比赛,我和邻居的小伙伴们积极响应,用废旧木板、塑料瓶等材料,在家长的帮助下,亲手制作了一艘艘小巧精致的龙舟模型,比赛当天,我们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河边,虽然我们的龙舟没有真正的龙舟那般气势磅礴,但那份参与的热情和创意的火花,却让整个比赛充满了欢声笑语,我的龙舟模型凭借独特的设计和稳定的性能,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最佳创意奖,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和创新的魅力。
端午节最不能少的,还有挂艾草、佩香囊的习俗,母亲告诉我,艾草有驱邪避疫的功效,而香囊则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我们一同采摘了新鲜的艾草,挂在门楣上,又在香囊中装入了艾叶、菖蒲、薰衣草等草药,佩戴在身上,那淡淡的草药香,仿佛能驱散一切烦恼,带来宁静与祥和。
傍晚时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欣赏着电视里播放的龙舟赛直播,那份温馨与满足,是任何言语都难以形容的,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回顾那个难忘的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制作龙舟模型等传统技艺,更重要的是,我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它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情感的传统节日,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它们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与从容。
每当端午节来临之际,我都会想起那个充满欢笑与温馨的节日,心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去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就一定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光永远璀璨夺目。
通过这次难忘的端午节经历,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是让我们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能够坚守本心,不忘初心,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拥抱世界,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文化的力量,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让中华文化的光芒照耀四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bailingliren.net//juzi/1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