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景物描写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魅力照亮着读者的心灵之旅,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简单再现,更是作者情感与思绪的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引入一个又一个或宁静致远、或波澜壮阔的情境之中,优秀的景物描写作文,往往从开头便引人入胜,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历其境,本文旨在探讨优秀景物描写作文的开头艺术,通过解析几个经典案例,揭示其引人入胜的秘密。
一、开篇设境,引人入胜
一篇成功的景物描写作文,其开头往往能够迅速构建一个鲜明的场景,让读者在第一时间被吸引,这种技巧,我们称之为“开篇设境”,它要求作者在文章起始便勾勒出景物的轮廓,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为全文奠定基调。
案例一:《荷塘月色》开篇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著称,其开头便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寥寥数语,不仅点明了作者的心境,还巧妙地引出了即将描绘的荷塘景象,这样的开头,既设置了情感背景,又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索那“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
分析:此开头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自然过渡到景物描写,既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又为景物赋予了情感色彩,使读者在情感共鸣中进入文章。
二、对比反差,突出主题
对比手法在景物描写中同样重要,它能帮助作者突出景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通过对比,即使是平凡的景物也能展现出不同寻常的魅力。
案例二:《济南的冬天》开篇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开篇便运用了对比手法:“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通过北平与济南、伦敦与济南冬天的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没有风声”、“响晴”的特点,让人对济南的冬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分析:老舍巧妙地利用读者已有的生活体验,通过对比,使济南冬天的特点更加鲜明,同时也为后文的深入描写做了铺垫,让读者在对比中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独特魅力。
三、感官联动,身临其境
优秀的景物描写作文,往往能够调动读者的多种感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之中,这种感官联动的开头,能够迅速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文章更加生动、立体。
案例三:《春》开篇
朱自清的《春》以其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其开头这样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段文字通过“盼望”、“张开了眼”、“朗润”、“涨”、“红”等词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还巧妙地触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人仿佛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听到春风的轻吟,感受到大地的回暖。
分析:朱自清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将春天的景象生动呈现,使读者仿佛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优秀景物描写作文所追求的。
四、寓言象征,深化内涵
有时,景物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寄托,寓言或象征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具有更深的内涵和哲理。
案例四:《白杨礼赞》开篇
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典型的寓言式景物描写文章,其开头这样写道:“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紧接着,作者通过对比,将白杨树置于黄土高原这一广阔背景之下,进一步突出了其“不平凡”之处,白杨树在这里,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坚韧不拔、力争上游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分析:茅盾通过直接赞美白杨树,并巧妙地将之与民族精神相联系,使文章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这样的开头,不仅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还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体会景物背后的深层意义。
五、景物描写,情韵悠长
优秀的景物描写作文开头,如同乐章的序曲,预示着整篇文章的旋律与情感,它可以是情感的抒发,可以是对比的展现,可以是感官的联动,也可以是寓言的象征,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其核心都在于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领他们进入一个充满想象与情感的世界,正如一幅精美的画卷,开头的一笔一划,都蕴含着作者对美的追求与感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那份细腻而真挚的情感。
在景物描写的道路上,每一位作者都是探索者,他们用文字捕捉自然的瞬息万变,用情感赋予景物以生命,让我们在欣赏这些优秀作品的同时,也不忘拿起笔,用心去感受,用情去描绘,让每一篇景物描写作文都能成为连接读者与自然的桥梁,让情韵在字里行间悠长流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bailingliren.net//juzi/1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