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彩斑斓的童年记忆里,每一个节日都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而端午节,则是其中最为鲜艳、最具特色的一幅,作为三年级的我,虽然对许多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还理解得不够透彻,但每当粽叶飘香、龙舟竞渡的时候,那份由衷的喜悦和好奇总能让我沉浸在这个古老节日的氛围之中,感受着它独有的魅力。
一、粽子的甜蜜记忆
端午节最让我期待的就是那一个个包裹着糯米和馅料,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粽子了,记得去年端午前夕,妈妈就开始忙碌起来,她先是精心挑选了一篮碧绿的箬竹叶,又准备了上好的糯米、红豆、蜜枣等食材,我站在一旁,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妈妈那双灵巧的手如何将这些简单的材料变成一个个棱角分明、小巧可爱的粽子,只见妈妈先将箬竹叶轻轻一卷,形成一个圆锥形的小漏斗,然后用勺子舀入适量的糯米,再放上一颗甜甜的蜜枣或是一把红豆,最后再覆盖上一层糯米,轻轻压实,最后将多余的叶子折回来,用细绳紧紧绑好,一个完美的粽子就诞生了。
我也跃跃欲试,虽然刚开始包得歪歪扭扭,甚至有的还漏了米,但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渐渐地,我也能包出几个像样的粽子来,那一刻,我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也成了传承节日文化的小使者,粽子煮好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那份甜蜜和温馨,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
二、龙舟竞渡的激情瞬间
除了美味的粽子,端午节还有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龙舟竞渡,虽然身处内陆城市,没有机会亲眼目睹江河之上龙舟破浪前行的壮观景象,但电视上的直播节目同样让我热血沸腾,屏幕上,一艘艘色彩斑斓的龙舟如同离弦之箭,在鼓声、号子声中奋力向前划行,水花四溅,场面蔚为壮观,队员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坚毅不屈的眼神,无不展现出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
爸爸告诉我,龙舟竞渡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竞技,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是对古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屈原以身殉国,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五月初五便划龙舟,希望以此驱散江中的鱼虾,保护屈原的身体不被伤害,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它让我对端午节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让我对屈原的忠诚与勇敢充满了敬意。
三、挂艾草与佩香囊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还会在门楣上挂上艾草和菖蒲,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疫,保佑家人平安健康,清晨,我和爸爸一起,在小区的草地上寻找着艾草和菖蒲,那种淡淡的草药香,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回到家,我们将这些植物细心地绑在一起,挂在门上,心里充满了对家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佩戴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一大习俗,香囊里通常装有艾叶、雄黄、朱砂等香料,不仅香气扑鼻,还有驱蚊避邪的作用,妈妈亲手为我缝制了一个小巧精致的香囊,上面绣着美丽的图案,挂在脖子上,既美观又实用,让我在整个节日里都充满了幸福感。
四、端午文化的思考与传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更加深入地思考端午节背后的文化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吃粽子、赛龙舟的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屈原的忠诚与爱国,龙舟竞渡中的团结与拼搏,挂艾草、佩香囊中的祈福与避邪,这些习俗和故事,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三年级的我,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所有节日背后的深层含义,但我愿意通过自己的行动,去体验、去感受、去传承这些美好的传统,无论是亲手包粽子,还是观看龙舟比赛,亦或是佩戴香囊,每一次参与,都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
端午节,对我而言,是一个充满欢乐与温馨的节日,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用心去体验、去传承,这些美好的节日文化就一定能像粽子里的糯米一样,黏住我们的心,代代相传,永不褪色。